畜牧家禽網 時間:2015/11/9 10:56:00 來源:農民日報 閱讀數:
季節(jié)性疾病預防
奶牛焦蟲病秋季為高發(fā)期,病原為泰勒氏焦蟲、巴貝斯焦蟲,臨床上患牛出現排血紅尿、貧血、黃疸和水腫等癥狀。治療可用貝尼爾(血蟲凈)1克加蒸餾水配成5%溶液,做深部肌肉注射。
腐蹄病秋季如遇雨水較多時,奶牛蹄長期浸泡于泥濘雨水和糞尿中,容易使蹄殼松軟,造成細菌入侵。臨床可見患牛跛行,病肢不敢負重,多臥地不起,蹄底腐爛疼痛。治療可用福爾馬林液洗蹄,修整蹄形,挖去蹄底腐爛組織,用5%碘酊棉球或松節(jié)油棉球塞填患部。
產科疾病預防
乳房炎擠乳或停乳不當,乳房和牛床不清潔,導致細菌從乳孔侵入乳腺而引起。急性乳房炎表現為乳房紅、腫、熱、痛、硬,奶牛不讓擠乳,泌乳量少或停止,乳汁呈紅、黃色,其內有絮狀物,有時擠出水樣乳,一般體溫不高。治療可向患病乳頭內注入青霉素100萬單位、鏈霉素0.5克,用蒸餾水25毫升溶解。注意要反復擠凈乳汁,每天4~6次有利于痊愈,重癥者應及時對癥治療。
子宮內膜炎常見患牛從陰門內流出淡紅色或棕褐色惡臭分泌物,特別在臥地時或發(fā)情階段流出量更大。治療可用消毒藥(2.2%利凡諾、0.1%新潔爾滅、0.05%呋喃西林)、1%土霉素混懸液500~1000毫升,用導管注入子宮,每天1次。另外,要搞好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定期對牛舍進行消毒,可減少奶牛發(fā)病。對分娩和流產母牛,及時灌服紅糖麥麩湯,以促進胎衣及時排出。中午不要擠乳,擠乳前用溫水擦洗乳房,擠乳后用0.1%高錳酸鉀溶液藥浴乳房,以降低產科疾病的發(fā)病率。
奶牛產后癱瘓母牛分娩后發(fā)生的一種急性低血鈣癥,又稱乳熱癥,也是近年來常見的一種奶牛多發(fā)病。本病多發(fā)生于5~9歲的高產奶牛,其特征為奶牛精神沉郁,食欲不振,四肢肌肉震顫,站立不穩(wěn),癱瘓,臥地不起。重癥者知覺喪失,體溫下降至36度以下,頭頸彎向一組呈“S”形。
預防。在分娩前2~8天內,應用維生素D3注射液1500~2000單位/公斤體重,1次肌內注射。分娩前1個月,飼喂低鈣性飼料,待分娩后改用多補飼草料,必要時可投服鈣制劑,每日100克以上。對老齡體弱或高產奶牛,在分娩前1周開始用20%葡萄糖酸鈣注射液,25%葡萄糖注射液各500毫升,每日1次或隔日靜注1次,連用2~3天為一個療程,可收到一定的預防效果。